您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精准分类,让宁夏酿酒葡萄的生产更科学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2021-01-09
  深冬,走入位于青铜峡甘城子产区的维加妮酒庄的葡萄园内,全然不见盛夏时“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虽然葡萄树早在入冬前就被埋进了土里,但庄主张毅还是习惯时不时的来葡萄园转几圈。

  维加妮酒庄是宁夏“精品酒庄”的典型代表。酒庄规模不大,葡萄种植面积仅有500亩,满负荷能生产20万瓶酒,但目前酒庄只生产10万瓶,一部分葡萄每年被其他酒庄高价抢购出售掉,维加妮酒庄也是宁夏产区内优质葡萄示范园的标杆。从2006年园子埋下第一颗葡萄苗开始就一直按张毅的管理方法进行:葡萄在生长期的时候,不能让其“娇生惯养”,而是要让它砥砺自然环境,适应当地的土壤。加上适时“控水、控肥法”,适时“树体精细限产法”的管理办法,一味追求产量是不可行的,每亩要限产600公斤左右。

  事实上,过去酒庄采购农户葡萄现象非常普遍,对于农户来说,产量就是效益,果农所种植的葡萄每亩产量基本都在800公斤以上,最高的甚至能达到1500公斤。然而张毅深知一味追求产量是不可行的,“葡萄的酚类物质主要来自于皮。传统的种植中是花前摘心,这样可以提高坐果率,产量高颗粒大,出汁率自然高。我们采取的是花后摘心,让葡萄自然坐果,这样可以保证长出来的果穗稀、颗粒小,皮厚,酚类物质丰富。虽然产量低很多,但每一颗都是上好的酿酒原料。”

  微信图片_20210108154738.jpg

  丰收时节的维加妮酒庄。

  高标准、严要求的管理很快给张毅带来了惊喜。当别家的葡萄园收购价格还停留在每公斤4元时,他家的葡萄就从最初的每公斤6元一路涨到10元、13元,再到16元,始终成倍高于市场价,然而抢购者仍络绎不绝,一些外地酒庄甚至将他种的葡萄空运回去,不少酒庄用他家的葡萄酿出了获奖产品。

  近年来,宁夏产区的酿酒葡萄种植经过多次技术革新,为追求效益而不断提高亩产的葡萄园逐渐减少,但又刮起了另一股风,有些葡萄园盲目跟风国外知名产区,一味压缩葡萄产量,有的葡萄园亩产甚至不足300公斤。“如果说前者致使酿酒葡萄的有效成分积累降低、品质下降,极大地影响了葡萄酒的生产和销售,那么后者的盲从则提高了葡萄酒的生产成本,导致产品进入市场后缺乏价格竞争力。”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研究员赵世华介绍。

  赵世华的担忧也与产区不少从业者不谋而合,宁夏产区的风土与国外产区不尽相同,宁夏产区由于气候原因,冬天葡萄要下架掩埋,葡萄园内的行间距一般至少都在3米,而像欧洲一些葡萄酒知名产区的行间距基本就在1.5米,虽然每株挂果少,但总产量下来基本也在每亩500公斤以上。“盲目跟风控制亩产,必然会使产品上市单价提升,要么亏本赚吆喝、要么曲高无人和,久而久之就会进入另一个恶性循环。”赵世华坦言。

  微信图片_20210108154747.jpg

  张毅给果农普及酿酒葡萄种植方法。

  葡萄酒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不论是葡萄酒酿造,还是葡萄栽培,现代科学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区虽然在酿酒葡萄栽培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但因基层从业人员专业技术力量薄弱,新技术、新成果难以推广应用,这不仅制约了宁夏酿酒葡萄栽培技术的提高,也使贺兰山东麓土质气候条件潜在优势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葡萄酒业内有句俗语,好酒一定是种出来的!”针对上述难题,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也给出了破解之道,宁夏葡萄酒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三个精准”。首当其冲的就是葡萄园要精准分类组织生产。针对葡萄园产地、土壤、气候、品种等特点,推进品种区域化布局,制定出葡萄园产量、质量的生产目标,分类精准施策,达到亩产量最大、质量最优、效益最高。(宁夏日报记者 王婧雅 文/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