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9月29日从《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空间规划(2025—2035年)》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该《规划》提出到2030年,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国土空间新格局基本成型,生态系统稳定高效,现代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逐步优化,建设国际葡萄酒旅游目的地。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文学慧介绍,构建“三大体系”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围绕此目标,产区确立“12364”总体工作思路,配套制定六个专项方案,系统推进建设。
产业体系方面,依托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推动产业绿色、智能、融合、品牌化发展。力争到2027年,酿酒葡萄种植与开发面积达67万亩,建成酒庄170家以上,年产葡萄酒1.8亿瓶,吸引酒庄旅游人数超400万人次,实现综合效益600亿元。重点优化“一带一核三区”空间布局,促进酒文旅融合;开展种业培育,强化用地保障,加强产品创新;培育经营主体,构建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加强人才培养,推动科技创新,提升标准化、数字化水平;拓宽营销渠道,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严格立法保护、项目管理和标志认证,强化产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空间规划(2025—2035年)》政策例行吹风会现场。
生产体系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力争到2028年,在抗逆育种等关键领域攻克6项以上核心技术,选育新品种(系)3 - 5个,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0项以上,推广“五新”成果100项左右,建设核心示范基地12个以上。建成国家级科创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各1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数字化深度应用标杆企业10家以上,引进高层次创新团队6个,培养产业高水平领军人才30名、复合型高技能人才3000名。重点实施四大行动,形成支撑产业持续发展的生产体系。
经营体系以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为牵引,聚焦“四化”,通过六大工程重构市场营销新格局。力争到2027年,形成“1 + 10 + X”品牌矩阵新格局。培育限额以上葡萄酒销售企业20家以上、规模以上酒庄(企业)10家以上,出口额、产区葡萄酒年销售额、“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价值年均增长分别达20%、12%、10%以上。重点任务包括制定市场营销规划,发布品牌价值指数;整合优化品牌体系,建立传播体系;优化市场供给,拓展销售渠道;深耕核心主销区,拓展国际市场;拓展“葡萄酒 +”维度,创新消费新场景。(宁夏日报记者 王婧雅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