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记者在宁夏贺兰山东麓的葡萄园里看到,一台搭载着精密机械臂的机器人正沿着葡萄垄线自主行进,精准地对葡萄枝条进行冬季修剪。这并非科幻电影场景,而是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领域,葡萄园机械作业全功能机器人的真实应用现场,标志着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在智能化、机械化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两年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紧紧围绕“新品种强基、新技术提质、新装备提效”的目标,持续发力科技创新,组织实施葡萄酒领域“五新”成果转化项目46项,大力推动新装备、新产品等先进成果的转化与推广,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整个产业。本次进行演示的葡萄园机械作业全功能机器人,正是“五新”项目成果之一——该机器人集成了先进的空间结构框架构建与导航系统,可实现不依赖卫星导航的无人视觉、雷达自适应驾驶作业,同时具备作业状态自主监控、作业路径自动规划,全程数据追溯检测等强大功能。

据了解,该机器人单日作业面积可达80-100亩,较传统人工修剪效率提升数倍,人工成本降低约50%,有效解决了传统种植模式与现代化装备不匹配的难题,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为提升宁夏产区酿酒葡萄原料的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装备支撑。未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将继续优化政策环境,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在贺兰山东麓这片热土上开花结果,共绘产业发展的新图景。(全英浩)
